《“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第三十七期:应急语言服务
本/期/主/题:应急语言服务
主持人:朵宸颉
朵宸颉
天津外国语大学亚非语学院院长、教授
主持词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表达方式,通过表情达意来消除误会、拉近距离、增进了解。语言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身,不仅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不同国家之间沟通的媒介。在化解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急语言服务在信息畅通、生命救助、舆情引领和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当今世界已然置于同一个命运共同体之下,任何一次危机的化解都离不开全球的合作。在国际社会相互协作、攻坚克难的过程中,语言可以使目标群体实现有效交流,这也是语言应急的一种体现。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语言服务建设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本专栏邀请到语言学及外语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应急语言服务建设参与讨论,各抒己见。
应急语言服务的情怀与作为
李宇明
天津应急外语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应急语言服务是最具现实性和预见性的工作。从现实性角度说,应急语言服务的首要任务是服务社会,服务真正的应急行动,因此作为高校语言智库,要非常关注社会中的应急行动。从预见性角度说,要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有所准备,这样才能争取事发时的主动性。为了更好行使服务社会、预备应急的职能,应急语言服务智库应树立四个意识。
第一,要有问题意识。作为应急语言服务智库,第一需要具备的就是问题意识。无论是做研究的机构还是个体,都需要首先探讨问题,弄清研究对象是什么,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再分析问题,并用学术的方式解决问题。总之,应急语言服务是服务到一线,要能够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问题,提出别人所不能提出的问题,并解决别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第二,要有资源意识。高校语言智库依托的是大学,有资源优势,同时应重视资源的积累。具体包括:一是建设资源库,如通过基础立项的形式配合教学、配合完成咨政报告、配合学术研究,以整合出来的资源建立一个可供全国应用的资源库,再慢慢将这个资源库变为既可共享、也可共建的资源库;二是建设人才库,在将实践不断案例化过程中完成人才库的充实与建设,包括人才索引、人才特长以及人才与应急场景的匹配等;三是建设信息库,与网络管理部门协商,与网络公司合作,建立网络平台,在网络空间收集世界各国的多语信息,并通过语料库功能捕捉重要信息、重复信息,实现应急语言服务的预测功能,力图对公共危机防患于未然;四是建设数据库,高校语言智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其拥有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数据库。不仅是智库建设,一所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也要依靠其所拥有数据库的竞争力。总之,要做好应急服务,无论是备急阶段的应急预测,还是应急阶段的人才、服务供给都需要一个甚至几个信息储备雄厚的资源库。
第三,要有产品意识。高校语言智库所做的项目都要能够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应急语言服务主要是通过产品实现的,特别是用信息化产品提供服务。产品意识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应急服务层面,即针对眼前应急行动的产品意识。例如科研项目不再用论文来结项,而是将研究结果转化为产品,或是通过提供教学产品,比如教材、教师,再或者通过高层次人才培养,如鼓励硕、博士研究生加入应急语言服务研究的队伍等。二是学术引领层面。学术引领是在校内达成共识,在各职能部门和各机构间形成合力,在应急语言服务的学术研究上,不仅引领我们自己,更要引领行业。具体做法如在学报建立应急语言服务专栏,发布组稿,促成我校研究队伍向领域内的校外专家学习,并提供学者们的交流平台。同时力争将应急语言服务栏目打造成我校的品牌栏目,进而争取成为全国的优秀品牌。总之,产品意识应该成为工作中的基本意识,把研究成果价值化,看得见摸得着,并具有承继性,可以从1.0版发展到2.0版,3.0版,越做越好,以服务社会。
第四,要有全国意识。作为应急语言服务智库,做到全国意识要开放三条线。第一条线是从上到下的应急系统,我们要将其关联起来;第二条线是语言学系统,这里不仅仅指外语,还包括民族语言、方言等,我们做事情要考虑整个语言学系统的问题;第三条线是高校系统,包括天津的高校,也包括全国的高校。开展工作要考虑这三条线,它们是向外开放和向外借力的三条线。总之,应急语言服务智库要立足天津,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互联网时代就是关联的时代,要在更大的范围里联合开展活动。
综上所述,应急语言服务应具备的意识可归为三个关键词,即应急、外语、信息化。首先要一切考虑应急、考虑时代、考虑一线、考虑未发生的应急事件以便未雨绸缪;二是要把应急+外语这个牌打亮;三是信息化,要考虑线上、考虑数据库、考虑人工智能,真正做到让应急语言研究服务国家的需要。
(2021年4月30日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工作会议发言稿整理)
高校新型语言智库研究的重点
王立非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院长、教授
教育部出台《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教社科[2014]1号),为高校语言智库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指明了方向。语言智库指以语言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国家语言战略、语言教育与语言治理决策为目标,以公共利益为导向,以社会责任为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语言智库是国家语言软实力和国家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语言智库建设的重点是如何提炼标识性概念,创新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国际社会能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通过智库研究和成果转化,提升话语权。我建议聚焦以下四个研究重点:
一、智库语言战略能力研究
智库语言战略能力研究聚焦语言战略规划能力、语言战略思维能力、语言战略体系构建能力和语言战略国际合作能力。从语言规划学、社会语言学、语言经济学等理论视角研究语言顶层规划,对我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进行检视,从语言安全规划、语言能力规划、外语教育规划和“一带一路”语言规划等多方面规划。语言战略思维能力包括语言战略资源能力、语言战略转化机制、语言战略谋划三个要素,其中,转化机制是语言战略能力形成的“枢纽”。有效转化离不开一系列有效的战略布局、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语言战略体系构建能力包含顶层语言战略,下位的语言发展战略和语言安全战略构建三种能力,涉及制定语言战略、实施语言战略和评估语言战略三个阶段,正确的语言发展战略可以使语言战略、语言资源、语言发展环境相适应。语言战略国际合作能力包括智库政策合作、智库人文交流、智库人才合作、智库技术合作、智库研究合作等。
二、智库语言治理能力研究
语言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治理行为研究要关注国际组织、国家、机构、个人的语言行为的治理;语言治理过程研究要聚焦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不同阶段的研究,加强对语言治理预案与准备研究,强化治理实施和执行过程的监控,严格治理后的效果评估;语言治理内容包括政治语言治理、经济语言治理、法律语言治理、社会语言治理、语言生态治理、网络语言治理、应急语言治理等。
三、智库“一带一路”语言能力研究
智库“一带一路”语言能力研究重点是“一带一路”中文国际传播能力、 “一带一路”本地化语言服务能力、以及“一带一路”语言标准化能力。构建语言互通工作机制,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语言互通,开辟多种层次语言文化交流渠道。健全国内高校外语学科体系,加快培养非通用语人才。推动建设汉语博物馆和举办汉语国际博览会等汉语国际传播战略,打造全球中文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研究如何助力汉语“一带一路”本地化,让“中国制造”落地扎根“一带一路”。通过语言本地化服务更好地助力中医、中国技术、产品、汉字等走进“一带一路”。 推动我国的语言标准和语言服务标准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
四、智库应急语言能力研究
智库要强应急语言能力研究,包括应急语言规划、应急语言管理、应急语言教育、应急语言技术和“一带一路”应急语言能力。应急语言规划包括应急语言需求规划、应急语言资源保障规划、应急语言人才规划、应急语言能力规划、应急语言科研规划。应急语言管理包括应急语言制度管理、应急语言资源管理、应急语言人力管理、应急沟通管理、应急舆情管理等。应急语言教育包括应急语言教育目标、应急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应急语言课程教材、应急语言科研、应急语言教师、应急语言教学评价管理等。应急语言技术包括应急信息传播技术、应急语言监测检测技术、应急沟通与翻译技术、应急语言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应急语言决策技术。“一带一路”应急语言能力包括各国应急语言政策法规调研、应急语言协同机制与能力建设、应急语言行动能力、应急语言资源配置能力、应急语言人才培训等。
应急外语服务视域下的非洲本土语种能力建设
李洪峰
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院长、教授
应急外语服务是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张天伟曾指出:“国家语言能力的特征之一是能够提供国家语言应急服务和援助服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爆发让应急语言服务重要性凸显,也推动了人们对多语种语言服务能力提升的探讨。在这一问题当中,我国在非洲本土语种能力建设方面所存在的缺口应得到更多重视。
一、 国家应急外语服务中非洲本土语种能力的重要性
国家需要使用外语来处理各种事务,包括双边事务和多边事务。2000年以来,中非合作日益深化,人员流动密集,合作领域多元。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语言作为信息传递与交流的工具具有了更重要的地位。因此,非洲本土语种的重要性也随之得到提升。然而,非洲本土语言国际影响力相对较小,且缺乏学习途径。我国外国语言文学体系中非洲本土语言教学规模有限,目前开设非洲本土语种本科专业的高校仅有六所,导致我国语言战略储备人才存在缺口。除了拥有较长人才培养历史的斯瓦希里语和豪萨语以外,其他非洲本土语言人才可谓凤毛麟角,个别语种如祖鲁语和阿姆哈拉语人才培养尚在起步阶段。
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中,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英、法、葡、阿拉伯语等广泛使用于非洲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但非洲本土语言覆盖人口众多,在民心相通、跨文化交际、舆论摩擦、危机管理、海外侨民事务、外国人管理、安全治理等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备一定的非洲本土语种能力,将有助于中非之间的互信互利,有助于扩大文化和思想交流的深度,有助于中国文化对非传播路径的多元化,有助于在常态交流和突发状况下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二、 我国非洲本土语言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从国家语言能力建设规划角度看,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对非洲本土语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前瞻性规划。对非洲语言多样性本身认知的不足,涉非战略储备语言人才的定位精准度的缺乏,都影响着相关语言能力建设规划的推进。非洲本土语言数量众多,部分本土语言使用人口众多,或是具有官方语言的地位,或是发挥着跨部族交际语言的作用。比如埃塞俄比亚官方语言阿姆哈拉语使用人口过亿,又如在塞内加尔20多种语言当中,沃洛夫语早已成为各族间广泛通用的交际语言和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如何结合中非合作现状和对象国国情,精准定位需重点发展的语种能力,结合常态合作和风险应对需求来进行中长期规划,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规划实施角度看,我国非洲本土语言人才短缺问题突出。与常态化的外语服务相比,应急外语服务能力侧重体现突发事件出现时的语言应对能力,而对突发性的应对需要以持续稳定的语言能力和人力资源进行保障。我国非洲本土语种人才匮乏,且人才培养长期面临周期长、见效慢、教学资源缺乏的多重挑战。
三、 提升非洲本土语种应急服务能力的途径
我国需要充分考虑中非合作中的语言能力需求,将语言能力建设融入到国家战略整体规划当中,使之成为落实战略、应对风险和完善治理的润滑剂、催化剂。
语言能力建设规划可以促进人才培养,规划目标的实现也依赖于人才培养。为此,可充分发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贯通用人单位需求和国家战略语言人才储备布局,形成语言、学科、服务、咨政的良性互动。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承担着非洲本土语种人才培养的重任,其语言能力建设作用可辐射到其他高校、研究机构和国家相关涉外部门。国家层面尚需在师资培养、平台搭建、国际合作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倾斜政策,加大人才出口部门与人才培养单位的对接,同时加大外国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探索中非合作培养非洲本土语种复语复合人才的新路径新方法。
总之,如能大力加强顶层设计的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综合考虑“需求-培养-储备-使用”各环节的贯通,使非洲本土语种能力建设真正纳入国家语言战略规划,实现人才培养的最大效用,服务于中非合作的战略需求,将真正丰富中非合作的内涵,也将提升我国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语言能力。
应急外语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发展方向
刘娟娟
天津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外语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得到前所未有地凸显。与应急外语服务的基础设施、制度规划和术语标准等相比,应急外语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立足我国现有外语人才队伍,通过能力“增质”、作用“增值”和效应“增殖”建设,培养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应急外语服务人才队伍,不仅可以在短期内有效缓解突发状况下外语人才短缺、体系失调的问题,而且可以为未来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能力“增质”。应急外语服务与普通外语服务具有相同之处,二者的本质都是通过语言翻译实现信息交流。从此次抗疫过程来看,外语服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对外宣介国内疫情动态、防控经验,对内引介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报道,这与北京奥运会等国际大型活动的语言服务保障并无明显不同。然而,从服务实践来看,应急外语服务与普通外语服务又有诸多不同之处。应急外语服务一般应用于重大灾害、危急疫情和战争爆发等突发状况,故其对服务人员在专门领域的知识性、专业性和精准性的要求往往更高。这就需要应急外语服务人才不仅具备高超的外语听说、翻译和书写技能,更需要对可能出现突发状况的某一专门领域基础知识、行业规范和运行模式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此外,应急外语服务人才还需要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甘于无名的情操,愿意随时随地用自己的语言特长服务社会。
二、作用“增值”。应急外语服务是应急语言服务的一部分,但其作用不应完全囿于语言服务领域,而应将外语与其他要素结合起来,促使其发挥更大效能。此次疫情暴发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翻译协会和科大讯飞等国内诸多外语类科研院所积极组织专业人才参与新闻传译、术语翻译和现场口译等工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外语服务人员以兼职或志愿者身份参与了疫情排查、流调追踪、物资分发和沟通协调等工作,利用自身外语优势为境内外国人管控、境外华人华侨回国,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等提供了可能和便利。从我国现有外语人才队伍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外语人才在具备语言技能之外,如果能将其“一专多能”的素质技能充分挖掘出来并有效利用,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外语服务人才数据库,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应急外语服务人才“信息孤岛”问题,确保可以为应急外语服务提供完整、准确的人才数据;其次,必须实现应急外语人才的科学化管理,建立规范化的人才选拔、管理和评估机制,力图做到一旦发生突发状况,相关部门可以迅速组建服务团体;最后,必须提高应急外语人才的使用效率,建立健全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奖励激励措施,真正在应急外语服务工作中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
三、效应“增殖”。语言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之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支持,应急管理亦是如此。不论是政策制定、措施执行,还是现场应对和后续处理,语言作为载体、工具和媒介的基础性作用都不容忽视。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外语工作者依托语言促进了国内外信息交流,提高了疫情防控和病患的救治效率,确保了信息发布的精准度,并且通过创新语言形式为民众提高防范意识和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咨询提供了有力支撑。更难得的是,外语服务人才凭借精准有效的表达,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众志成城的担当精神和守望相助的无私精神。有理、有力、有节驳斥了美西方不实言论,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以及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作出了突出贡献。未来,要将应急外语服务纳入应急管理体系之中,进一步加强法治化、科学化和常态化建设,通过应急外语的知识积累、人才培养和体系完善等促进外语更好地服务于应急管理,以推动其在应对突发状况时发挥更大、更重要的积极影响和效应。
总体来看,“增质”“增值”与“增殖”,三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其中,“增质”处于基础地位,是促进和推动“增值”与“增殖”的关键和动力;“增值”处于核心地位,是应急外语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工作重心;“增殖”则是为了在“增质”和“增殖”的基础上更好满足用户和社会需求,是“增质”和“增值”的必然结果。
张馨元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
应急文化有三种功能,即引导功能、凝聚功能和规范功能。从群体应急安全价值观的引导,到危机来临时将民众团结在一起并创造出团队感和归属感,再到在民众多元化、异质化基础上建立广泛且统一的应急文化,都是应急文化精神价值的体现。目前,我国应急语言服务及其相关研究吸引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细看之下会发现,文化因素被给予的关注尚显不足。
应急文化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即表观层、规范层和观念层。目前的应急文化建设多停留在表观层,对规范层少有涉及,对观念层的建设更显缺位。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其长期性和复杂性,其中有三个因素比较突出:一是民众应急文化意识淡薄;二是社会机构的应急文化意识薄弱,具体表现为社区防灾组织数量少和应急避难场所发展缓慢;三是国家应急文化建设不完善,具体表现为应急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应急管理科技保障落后。
应急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应急语言服务兼顾“术”与“道”、“表”与“里”双层面发展的必然需求。应急语言服务中的应急文化建设可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展开。
应急语言服务中的物质文化建设
应急语言服务中的物质文化是指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人类应急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其建设可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 应急语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反映出我国应急语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建设。一是建设国家开放性应急语言语料库和各相关门类术语知识库,通过建设平台,收集、处理并升级信息资源,建立专业化和标准化术语库,确保信息数据以统一标准在资源共享平台运行;二是建立多语种、多方言机器翻译服务平台,不仅包括中外语言,还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和手语翻译服务;三是建立各国多语种大数据信息采集系统进行舆情监测,事前摸清语言国情、事中协助舆论场有效运行等,侦测和消除不良语言现象,同时将我国的报道和观点传播出去。
二、 应急语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应急语言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目标是培养和储备一支高端语言人才队伍,包括两个途径:一是吸纳能够从事应急语言服务的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专门人才,储备应急语言资源,创建覆盖全球主要语种,包括汉语方言、非通用语种在内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库,并建立人才库招募、选拔、考核、演练、实战等机制;二是做好人才培养和储蓄。培养人才的渠道包括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前者通过提出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委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和社会(志愿者)组织等开展应急语言服务培训,培养人才。后者的外语学科要根据应急语言服务建设需要,思考、调整学科及专业设置,增设语言服务专业,培养应急语言服务人才。
三、 应急语言服务传播能力建设
在全球化且自媒体发达的时代,应急语言服务传播能力的建设主要从两方面来推进。一是对国内权威话语的建构以及对信息传播平台的搭建。将“应急语言服务”概念常态化,须建立相关的长效机制,并制定相关规定,将应急语言服务作为一个持久议题加以关注。二是对国际舆论场的关注与引导。突发公共事件常会导致公共话语冲突,自媒体等多元传播渠道会消解话语中心,故应急话语建构和传播非常重要。在应对不实谣言,引导公众克服恐慌心理,发布突发事件的相关术语和关键信息,减轻舆论压力和对外扩大应急话语影响力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应急话语传播。
应急语言服务中精神文化建设
应急语言服务中的精神文化是指在应急危机管理过程中属于意识形态和精神层面的价值体系,其建设可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 应急语言服务国家或地方主体层面的建设
建设应急语言服务中的精神文化,其核心是提升全社会与民众的应急语言意识。国家作为应急主体可通过两个途径来推进应急精神文化建设。首先,国家的应急管理部门应从法律角度对应急能力建设提供执行所需的法律基础和法律保障。在国家层面展开关于“语言立法如何与突发事件、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相配合,发挥其保障、宣示功效”的研究,为推动语言应急的法律体系建设提供学术支持。其次,国家或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应尽快制订应急语言服务的制度规划,以确保重大危机发生时,语言服务工作能够迅速启动,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应急语言服务制度包括应急语言服务预案、应急语言服务管理体制和应急语言服务管理法制。总之,要做到事前有预案、事中有指挥,这样的制度规划有助于在自上而下的社会体系中形成应急意识和安全价值。
二、 应急语言服务社会主体层面的建设
社会作为应急主体可以从两个途径推进应急精神文化建设。首先,可组织公众进行应急语言服务演习。研究证实,风险意识在从信息获取到行动这一连续过程的早期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但与具有较高风险意识的人相比,具有较低风险意识的人不太可能响应警告并采取应急准备行动。应急演习可以帮助提升公众的风险意识,并提升其应急意识。具体到应急语言服务的演习,可以由高校与社区建立合作,定期联合举办。其次,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工作。要发挥公众应急语言潜能,增强公众应急语言服务意识,社会应急主体必须加强宣传工作。如制定各领域亟须的应急语言标准和普及手册,让社会和公众熟知。平时可通过举办应急语言知识公益讲座、应急语言知识科普活动、应急语言能力与公共安全主题研讨等活动,提升社会和公众的应急语言意识。
关于防灾减灾国际合作话语平台构筑的几点思考
朵宸颉
天津外国语大学亚非语学院院长、教授
在全球化日渐加速的今天,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国际合作势在必行,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我国的应急语言服务建设立足于国家战略需要,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国家应急管理能力和应急管理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防灾减灾需要全球视野,不能“隔岸观火”或“只扫自家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破坏力和影响力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些灾难事件往往不仅会对所在国造成威胁,还会蔓延至其他国家。根据联合国减灾署《2000-2019年间全球灾难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报告关于国际灾害的数据统计,在过去20年中,世界各地共记录了7 348起灾难事件。这些灾难夺走了大约123万人的生命,平均每年6万人,总共影响了40多亿人(许多人不止一次受到影响),导致全世界约2.97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http://www.ncics.org.cn/xinxizixun/sc/2020-11-16/968.html)。与过去相比,全球有记录的灾难事件数量急剧增加,其中如传染性疾病等以人为载体的突发灾害事件,更是呈现出波及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以及连锁效应大的特点。鉴于此,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分享防灾减灾经验,进一步提升全球共同应对风险能力迫在眉睫。
其次,通过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传递中国声音。防灾减灾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相关国际合作的开展应聚焦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充分凝聚国际共识,谋划合作新路径,搭建国际协同新平台,使各国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带来的灾害风险,促进国家间的“民心相通”。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在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取得了实践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论断,为新时代中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郭卫民在2021年5月9日召开的“防灾减灾:中国经验与国际合作”论坛上的讲话。)在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落实国际公约和倡议,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成果,也要讲好中国案例,分享和传播中国防灾减灾经验,为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中国开放合作的大国姿态。
再次,应急语言服务建设助力提升国家应急管理能力。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防灾减灾国际话语平台也是一个涉及信息沟通、资源连通、学术交流、合作共赢的多元综合体,具体包括开展防灾减灾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防灾减灾理念与实践,以及加强同国际防灾减灾机构的密切交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的支持。应急语言服务建设不仅是提高国家应急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
排版:孙昱峰
审核:周和军 杜树标
2021-15期,总第37期
主编:王铭玉
副主编:田海龙 姜龙范 郭太 刘宏伟
相关链接:
第四期:学悟齐进,译研相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感悟
第七期:《“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推动后疫情时代媒体融合发展 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十三期:中俄文明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聚合性”意识
第二十六期:政治文献翻译与政治话语的再创造
第二十七期:文明互鉴语境下的中国语言学研究
第二十八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
第二十九期:时代重任与多元外语人才的创新培养
第三十期:中央文献外译天外师生谈
第三十一期:体认语言学学科建设及相关话题研究
第三十二期:研究问题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三十三期:功能视野下的外语人才培养
第三十四期:语言与政治
第三十五期:翻译地理学
第三十六期:翻译地理学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上线啦!